Jul 23Member-only用精神史度量的精神輔具心理學講座是台灣大學(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)於1928年成立的一個學術單位。當時,日本心理學家飯沼龍遠受命前往德國,採購了各種實驗心理學的儀器,並將它們編列在心理學備品番號簿上,共計三百六十八項。然而,這些珍貴的儀器,如今在台灣大學只剩下不到六十項,其餘的都已經失散或毀損了。Assistive Device4 min readAssistive Device4 min read
Jul 23Member-only譜與生命活動—生命影像生命主義在許多現代生物學家中都享有盛譽,他們將擬人化和終結論走私到生命的物理化學解釋中,從而將其識別出來。因此,生物化學家 雅克·莫諾德(Jacques…Biological Cinema5 min readBiological Cinema5 min read
Jul 23Member-only類器官的出現──以人腦類器官為例人腦的運算,動畫〈Psycho-Pass〉則向我們展示以人腦演算的未來想像。然而自我是USB嗎?關於紀大偉的小說《膜》及其當代董啟章《心》、高翊峰《2069》、林新惠《瑕疵人型》這一條主體系譜,伴隨著類器官的出現,已是近未來。Brain Organoids5 min readBrain Organoids5 min read
Jul 23Member-only談〈Without Composing N°2〉的馬可夫體系馬可夫鏈(Markov chain)描述一系列可能事件的模型。這個序列需要滿足馬可夫假設 — —…Random4 min readRandom4 min read
Jul 23Member-only資訊上的人造生命想像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44年出版了一本書《生命是什麼?》(What is…Artificial Life5 min readArtificial Life5 min read
Jul 22Member-only電離與知性的分配蓋格計數器,那麼是一種用於探測游離輻射的粒子探測器,最初是在1908年由德國物理學家漢斯·蓋格和英國物理學家拉塞福為了探測α粒子而設計的。後來在1928年,蓋格又和他的學生米勒對其進行了改進,使其可以用於探測所有的游離輻射。這個機器的出現源於對電離的認識。蓋格計數器是根據射線對氣…Radiation6 min readRadiation6 min read
Jul 22Member-only風土後的知能思考在《植物智人》(Planta Sapiens)一書中,植物行為哲學家帕科·卡爾沃(Paco Calvo)和他的合著者娜塔莉·勞倫斯(Natalie…Plant Thinking5 min readPlant Thinking5 min read
Jul 21Member-only小世界的下一步──當代腦部網絡概念更新與再思神經系統是一個傳遞訊息的網路。神經元件之間的信號和資訊在大腦功能的各層次和空間上都有交流 — —…Brain Realism5 min readBrain Realism5 min read
Jul 21Member-only邁向數位共同演化的平均物種(Species moyen)對井筒俊彥體系的分節技術來說,認識是一種意識的構造。不過對於環境來說,存在著一種潛在的邏輯。環境伴隨著人們對於生態、生物演化與行星科學的認識,理解背後有其物理與化學的規則。在這裡規則包括物質本身特性所顯示而出,與周邊環境組裝而起的規律現象,也包括了動物在其表面的互動與改造。雖然今…Species Moyen4 min readSpecies Moyen4 min read
Jul 21Member-only遙感鏡頭與意識空間《花時間機器》是由奧克維爾畫廊委託藝術家David…Remoting Sensing5 min readRemoting Sensing5 min read